上个星期有个Meta新人发的帖子,让我想起了刚刚入职的时候兴奋心情,不过新人关注的东西大多比较流于表面,比如食堂,办公环境,等等。我现在也是“老人”了,就说说在老人眼里的公司的优点与缺点吧。这个帖子主要是跟tech 行业的从业者分享的。
先说优点吧
第一,现在大家都知道码农的收入在“普通行业”(就是非精英,一般人可以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是最高的,这个开端,就是当年FB和Google的抢人大战。在这之前,谷歌的收入也仅仅是比一般公司强一些,没有特别多,公司盈利虽然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但是主要都被资本家分了,劳动者还是分一口汤。Meta在招聘市场的激进政策,让普通劳动者终于也有了比以往更多的话语权,进而影响了这个行业。现在的tech行业可以说是薪资最透明,打工者议价权最强的行业。现在Meta在big tech里,依然是数一数二的pay,我刚刚招了个E6,comp是 250K base/20% bonus/1.4M stock。其他的big tech基本上连接近的都没有。
第二,效率极高。即使经历了iOS privacy的打击,Meta的人均利润仍然排所有公司前十,tech行业第一,远超当年堆人力精英的麦肯锡等管理咨询行业。
第三,技术水平跟谷歌并列第一档。自有的全球数据中心,全公司共享的mono-repo,任何有权限的人都可以用scuba查看任何时段的各种log,按照自己的喜好各种分项,超级强大的分布式设计,任何一个程序员都可以快速地写出user feature,几个小时之内就能部署到全球服务几十亿人。我因为工作关系,经常跟其他公司的同行交流,可以说除了谷歌,连接近的都没有。那个thread里有人说每个tech公司都这样,我只能说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啥。
第四,performance review极为透明,每个level都有明确的目标,你做到了什么就是meet,什么就是exceed,清清楚楚。像传统公司那种各种不透明,经理一手遮天的情况,基本不存在。虽然有pip的压力,但是自己都会知道是没有达到目标,而不是什么都做到了,却莫名其妙背个meet most。可能也是这个原因,Meta几乎所有的level,从VP到一线manager,都有非常多的中国留学生。
第五,engineer的天堂。各种业界顶尖的产品,源代码,服务,自己随便看随便跑。我记得刚来Meta的前几年,可以说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代码,设计,和文档。现在哪怕好几年不写code了,出去开会一张嘴别人立刻就知道是内行。自己想做什么,经理不同意,自己搭个tier验证一下,结果给大家看,如果好的话,经理也会同意。对经理不爽,直接申请换组,组员跑的多了,经理自己会被pip。对其他部门感兴趣,所有的code都accessible,直接check out学习一下,甚至可以联系对方组做个hackthon,双向选择一下。不显示级别,降低级别的刻板印象。我是E6的时候,因为不管人,所以title只是software engineer,经常有其他组的E3,4跟我争论,就事论事,不管seniority。但是转了M之后,因为开始管人,对方就知道你至少也是个6,Junior eng基本上和你争论之前都会犹豫一下,这个变化特别明显。
再说缺点,其实缺点主要还是战略层面的
第一,公司迷失了方向,小札的元宇宙豪赌,很多人并不认同,包括我在内,都不乐观,连Sheryl都离开,反映了高管里也有很深的裂痕。如果小札即使放弃这个烧钱无底洞,专心做广告和Reels,也许有希望。
第二,就是卷了。其实Meta的卷只是近几年的变化,我2016年加入FB的时候,没人觉得卷,想升职的当然会很卖力,也有大批对现状很满足的人,随便干干都是EE。现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low hanging fruit已经几乎没有了。不过Meta是结果导向,所以你如果有能力work smart,一样可以避免卷。举个例子吧,我们疫情期间招的一个E6,第一个half基本上没干啥,每天就在研究各种existing service 和 metrics,那个half虽然因为疫情,每个人的rating都是EE,但是他的manager认为他的实际rating应该是MM。第二个half,他又是很久没有写code,roadmap也是糊弄糊弄随便写写。但是没想到最后两个月他放了个大招,把一个关键性的service latency降了 40%,拿了个GE,也就是bonus 和 refresher 乘2,后来我才知道,当时的director 还给了他70万的Additional Equity。他的工作时间可能一周也就是30小时。当然这样的例子并不多,大部分人还是只能靠堆时间
这个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如果元宇宙失败,那么Meta 恐怕危矣。不过这对于个人来讲根本没什么大不了的,换个地方打工就是了,但是在Meta这样的公司能学到的东西,在绝大多数地方都是学不到的。我个人就特别感激在Meta的这几年,从一个普通的engineer,到现在经常有start up邀请我去做CTO,无论是事业还是收入,短短6年可以说是达到了自己刚来的时候连做梦都没有想的高度,如果不是meta,我相信在任何一家其他公司都很难有这样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