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市大跌,很多人开始讨论房价会不会大跌,很多讨论都没加时间线,没有time frame的预测就类似算命先生说,小兄弟你面色不好,终有一劫啊,结果过了70年,你病死了,算命先生发朋友圈大呼其预测之准…我来跳大绳,短期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内房价还会涨,特别是湾区,西雅图这样的地区还是会涨不少,至7%-10%,跑赢通胀没问题(当然比21年还是会稍微收敛一些),直到涨到通货膨胀下行到4%,接近升息后的美国30年国债利率。然后2-3年的房价下跌期,主要是亚利桑那,Austin,SD这些21-22年猛涨的地区,跌幅估计10%,但是湾区的核心区的SFH估计大概率是横盘,湾区的老condo估计会跌,更多的是时间换价格空间,然后又开始房价的慢牛。
结论说完啦,说说背后的理性和感性的认知。
第一,大通胀,低利息的时代,房地产投资一定是稳健增值的投资。现在30年固定利率就算涨到了4%,对应7%的通胀率,意味着银行每年送你3%的利息。高通胀稀释我们的购买力,同时稀释我们的债务。作为湾区10年外卖专业户,明显感觉21年开始外卖价格轻松涨了30-40%,外卖钱随小,但是给人感官刺激一定高于其他物价。
那么美联储如果疯狂加息,能抑制通货膨胀吗。结论不能。
这次高通胀不仅仅是美联储疯狂发钱的结果,从08年到20年,美联储扩表4万亿,可是通胀一直在2%下方徘徊,从20年到21年,突然再扩表4万亿,为啥通胀猛增了呢。原因很简单啊,我们买不到便宜货啦。供应链的危机说白了就是买不到货,或者货的运费猛涨。如果看12月的美国CPI,其中27%的CPI增长来自于二手车的价格猛涨,而二手车的涨价不是美联储钱发多了,就是因为芯片供应不足,新车产量不够。而且美国现在陷入一个恶性循环,CPI疯长,蓝领工人发现自己赚的那点钱根本不够用,还不如拿政府失业救济,纷纷辞职,造成很多职位空缺,比如卡车司机缺口非常大,结果企业就涨工资,之前CNBC报道某地方卡车司机一年能赚65万美元,这些都反噬到最终产品的成本增加。 7%的CPI不算什么,产品生产指数12月来到了14%,意味着工厂出品的产品比去年贵了14%,当然中间商和零售商承受了7%的差价,但是这不会是长久之计,所以最近宜家宣布全面涨价10%。
如果中国的清零政策不停,美国货运不解决,芯片产能不跟上,通胀下来就是幻想。
当然很多人说,要是美联储直接把利率干到7%呢,经济马上硬着陆,大家都GG,你觉得可能吗,拜登会同意吗。而且至于美联储今年会加几次利息,我个人觉得没有他们12月预计的多,中国央行开始降息了。如果美联储加了几次利息,发现通胀还没下来,反而经济下行了,会不会更尴尬。
第二,房源还是会在很长一段时间持续严重不足,特别是湾区的SFH。 很多人会想当然的预测,万一市场突然出现很多房源了呢。湾区最近很多房源都是老人去世子女卖房。湾区的地税和租金就不支持突然产生大量房源。
F
试想一个50万买的SFH,现在能卖150万,就算房价跌30%,也是105万,湾区在08年也没跌到30%。如果是自住房的话,房主有魄力卖房,等房价跌吗,就算真跌了,除去4-5%的卖房费用和新买入的地税基数,值得折腾吗,万一卖完了还在涨,那不是就成了2000元买北京房,4000元卖出等回调的笑话了吗。如果是出租屋的话,早期投资客应该都是正现金流,更没有理由卖房。看看美国的租金,即便是08年,也没怎么跌过…
第三,需求端还是非常旺盛,尤其湾区和西雅图。千禧一代开始成为first time buyer的主力。很多人用大厂双码的工资预测湾区学区房的天花板,我建议看看多伦多最近几年如何追赶温哥华的房价,多伦多的高薪机会可远比湾区少。所以天花板就是用来踢破的。
说说我的体会,20年底就已经攒好了60-70万的现金,准备换大房,当时觉得疫情会深刻影响经济,而且美国还要大选,于是决定等等,60-70万也放在股市折腾,结果到了21年下半年才通过截胡买了大房,之前的小SFH也顺利出租,4000美元18个月,虽然新买的房肯定买贵了,但是每天住着新房子,嗮嗮太阳,种种植物,远远比看着股市上下翻腾让人舒心,股市最近跌了10%,我能体会其中的难受,心情好了,工作也好了,升值加薪也不远了。我终于明白什么是花出去的钱才是自己的钱。
补充内容 (2022-01-23 10:40 +8:00):
并不是想制造焦虑,只是阐述事实,湾区房价不是你我能左右的,也不是地产经纪就能推高的。我也希望湾区房价暴跌50%,然后我再买3套,然后就当地主,但是事实能以主观意识为转移吗。
很多人都说18年不是房价跌了吗,确实是跌了啊,但是凡事要加一个time frame啊, 18年买房的人在19年确实很痛苦,但是现在不是就开心了吗,而且还少租2年的房子,而且我一直强调SFH的保值性
现在和18年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20年开始美国各大科技公司通过发债,累积了大量的现金储备,目前开始到了花钱的阶段,所以最近湾区哪个公司不买地,抢人与防止被抢人,18年底,我知道的一个大厂就停止招人。这些科技公司要花的钱可不是百亿级别的,都是千亿级别,虽然有大部分会通过分红,buyback,并购小公司花掉,但是还是有部分会以工资,奖金,招人,买地,买设备花掉。
大家看看最近的工作市场,抢人不必抢房容易,湾区学区房一般就加20-30%,但是大厂最近抢人,总收入都是30%+的抢,我的组现在招人,都要打感情牌,就和买房写personal letter一样…
https://www.cnn.com/2021/08/17/i … ce-sheet/index.html
补充内容 (2022-01-23 12:12 +8:00):
看了很多回帖,笑了
要是发帖能左右房价,我马上买水军喊跌,太想有入场买投资房的机会啊。
确实屁股决定脑袋,但是我的每一条数据不会因为我有没有房而改变,市场最后会给答案的啊。就像很多人天天唱空中国房价,看空美股,结果呢…
补充内容 (2022-01-23 12:41 +8:00):
第一套上车房的人等待房价下跌的过程会非常痛苦,就和牛市做空美股的感觉一样,钝刀杀人
比如,最近股市大跌,小明就很开心,结果发现,没怎么传到房价,因为大部分人的首付已经从股市高位套现变成现金了,小明又失望了,然后发现3月开始加息0.5%,大大超过预期的0.25%,小明又开心了,但是发现通胀还没下来,房价还在慢涨,自己的首付以年化7%再缩水,更郁闷的是自己贷款利率也暴涨了,于是又EMO了。谁知道鲍维尔6月开始发疯,在未来一年又加息8次,外加疯狂缩表,终于在2023年春天,经济崩溃,买房刚需没了,各大房产经纪哀声一片,小明准备下offer的时候,发现自己也下岗了…
补充内容 (2022-01-23 12:57 +8:00):
真心建议大家关心一下最近湾区的就业市场,某大厂去年被另一大厂挖了几百人,被挖者以前的总收入都在30-40万,去了总收入普遍涨了30%+,但是!cnbc报道挖人大厂高层还是非常不满意他们公司的HR,觉得去年挖人力度不够,今年还要加码,被挖的大厂也开始发股票,涨工资对抗,其惨烈程度远超过买房,我来湾区10年,第一次觉得就业市场变成卖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