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良装修师傅避雷 - 董杰 Jason Dong

坐标西雅图
自从去年年底楼主家跌进了一个装修坑,到现在还没有爬出来。期间经历的各种在写帖的当下,回想起来依旧气愤心梗。此次纠纷主要集中在:未持证揽下大工程却处处不合施工标准且烂尾;包料溢价高达100%;施工过程及后续沟通推诿拖沓,无法调解解决。目前楼主也正处于准备官司的阶段,律师建议,曝光行为只要基于事实就不属于诽谤或者人身伤害范畴,因此本帖所有信息与阐述都有材料作证,贴出来的不合格之处也都是inspection report里指出的,楼主尽量做到言辞平和。
师傅姓董名杰,上海人,英文名Jason,与Tianjiao(Amy)Dong合开了一个Brain Bridge LLC的公司接工程。
经朋友介绍(朋友也是经由他们的房产中介推荐),Jason承包了楼主家的厨房翻修,阳光房改造,以及后院露台三项工程。在起初的见面与商谈过程中,Jason给楼主和队友的印象还不错:人很谦逊,态度友善,积极沟通。在讨论房屋改造计划的时候,提出了很多大胆的想法。现在回想起来,幸好砍掉了他建议我们做一个前院露台的proposal,不然现在又多了一项砸手里的烂尾工程。
Jason起初给的报价单非常笼统,我们就每一项跟他电话沟通了很久,明确了细节还有我们的期望。在橱柜和台面这一块,他说我们只能走他的货,他的供货商质量上乘,并给出的承诺是“肯定是实木的,质量很好,不好的我都不会用。”但是在我数次索要sample和图纸的时候,他左右推诿,不断强调我们的货是高端私人订制,需要时间,然后以橱柜公司安排很紧,只有这几天能过来安装为由,跟我们定下了安装时间,之后才把样本给我们拿来。利用这样的时间差,我们还没能仔细验货,就被赶上了“高端定制”的船。后来我们找到supplier和一模一样的量产款之后,才知道我们的“高端定制”其实是橱柜公司小哥嘴里的“the most basic line”,不过Jason 收取的价格倒是橱柜公司最high-end产品的价格(此处应有表情包)。
与之前接触的师傅都不太一样的地方是,Jason在开工前就会索要90%的工程款,作为定金和材料采买。另外,他以公司走账的名义,会额外加收10.10%的税 - 这倒是很多建筑公司会做的,对于当时脑子被门夹了的楼主来说,竟然觉得是对他“专业及正规”的一种endorsement。随着工程进行,期间我们提出一些疑虑,不满,以及沟通无效后通知他停工,找来inspector进行查验,我们才看到更多不合规以及做工低下的地方。详细的过程与细节,感兴趣的友邻可以在最后一part了解到。
总结来说,董姓师傅有以下雷区,仅供大家在以后计划装修时候可以参考避开:

  1. 未持证却揽下包工包料的大工程,对于屋主来说有以下几点隐患:
  • 首当其冲的,就是房产价值的贬损。做工质量是外行明眼能看出的,但藏在墙里的线路和管道,只有买卖时候的inspector能看出来。且不说日耗中不断出现的小毛病,买卖时候检查出来的问题,该买单罚款修正的还是屋主。
  • 他个人以及公司未持证施工,违反华盛顿劳工局行业准则。经我们的律师指出,他甚至committed a criminal violation, called “gross misdemeanor”, 可以举报至劳工局,或上诉。如果有合同,雇主可以拒绝付款,且不担责任;如果没合同,比如楼主这样的,只能走法律程序了。
  • 他个人及公司没有购买施工保险,以及担保。也就意味着他所做工程的warranty全凭师傅个人的服务意识和人品。万一质量不过关或者烂尾,雇主没有最便捷的方式追讨赔偿。在后来协商解决问题的时候,Jason扬言我们根本无法告他,因为他只是一个handyman,公司也不是建筑公司,而是信息公司,罚不到他头上。公司只有他一人做工,临时会找来一两个amigos来抬重物,没有工程队。
  • 未持证的师傅没有资格给雇主提供一份建筑材料的release声明,所以一定要问师傅要到原材料的收据,标明他已经结清材料的钱款。否则雇主就会收到材料供应商发来的mechanic lien,要求支付材料费用。虽然这笔款子最后总会理清,但装修这趟荆棘路,少一份隐患就是少一根白发啊。
    2)我相信动了装修心思的每一家人都是有期望和焦虑的,在这个过程中与师傅再怎么事无巨细地纠缠都不为过,但有个前提,就是得把钱款的支付合理化。董姓师傅能言善道,初次见面十分整洁且谦虚,而且会承诺一些恩惠。对于装修小白或者忙于工作的家庭来说,十分受用。他上来就要求90%的预付款,被我们拒绝了,在沟通过程中,他也同意先60%,再40%,于是开工前先付了60%,厨房开始安排安装日期前,又付了尾款,其实那时候还不到工程的1/3。再后来我要求他停工后,他又发来一份adjustment,列出了超支部分的账单。从时间线上,他最后发来的adjustment更坐实了我们对他的怀疑,因为其中列出的额外收费项目分别是对橱柜的额外加价(没有upgrade却收取upgrade的钱)以及未经同意干了的小活要价。那时候我们搜集来的证据也比较充分,也了解了他坑钱的本质,这份adjustment反而对我们的诉讼帮助很大。
    3)包工包料名头下的严重溢价,以次充好,以及偷工减料。楼主大意且轻信别人我自己先骂了。当时在得到Jason的“质量肯定很好”的承诺后,我和队友也对行业内包工包料有markup是默认的,毕竟也算是对师傅跑腿和比价的一种补偿。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当我们发现一模一样的橱柜和countertop的市售报价(不考虑熟人折扣或者全现金支付折扣),居然是Jason报价的一半的时候,我们反而给整不会了,实在没碰见过那么贪的。关键是他什么额外的活儿都没做啊!橱柜公司直接给我customized design,出工出料还不收delivery fee,转了一趟你董师傅的手,就double了价格,我们也太好被薅了吧!这另外为了缩减材料成本和施工时间,地毯换地板的地方,地毯没有揭掉而是直接充当underlayment,那地方踩上去就跟踩上棉花被儿似的。窗框门框和deck,更是材料不够,边角料来凑。下面一些贴图会有例子。
    4)以上三点,如果在师傅出色做工,尽心诚意的光环下,甚至可以平衡掉,且不予追究。可偏偏正是因为他做出来的活儿不忍直视,提出疑虑和意见后,要么就是“没有办法,只能这样”;要么就是“就该这么做,我是专业的”;要么就是“加钱”,弄得我们束手无策,毕竟活儿在人家手上,工地在我们家里,所以语气得好,态度得好,没签合同对方更是大爷。后来我们跟劳工局了解了情况,并且律师的帮助下对Jason及其公司投诉立案,这才有底气把董姓师傅给辞了。
    5)辞掉董姓师傅后,我们有过一次不愉快的调解经历。由于电话沟通和微信文字往来都是在扯皮赖账,我们不愿再多废话,而是交由律师处理。他说希望私下能解决,不要走法律程序。于是我最后一次提醒他,带着解决方案来谈。结果见面那一天,他继续跟队友扯皮,声称他的工程都是合格的,虽然我们那么挑剔,但他愿意慢慢按着我们的要求改(合着我们成了事儿主求伺候了)。之前我们已经明确告诉他,解决问题的前提是不能再由他来碰剩下的活儿,要么就他自己找来持证师傅收拾烂摊子,要么就我们自己找了他来付钱。可他执意要自己来改,我们就说算了,那不私了了。结果他拦住队友,威胁说:你们还想告我,我这边还要告你们呢。告我们的缘由就是有一次他的小女儿在我家玩耍的时候,左手手掌碰了一下正在使用中的壁炉,被烫到了,我们要为此负法律责任。
    之后跟律师update了这个情况,了解到我们作为property owner虽有duty of warning,但一来孩子妈妈就在身旁,与我无关;二来这类limited injury没有任何佐证。把告我们还铁输的钱拿来解决自己做烂的事儿更实际一些。
    说到这儿插一句:我就是寓言故事《农夫与蛇》里那个农夫,今朝被反咬一口,虽然没有实质性的伤害,但确确实实被恶心到了。Jason在工程期间曾两次带着老婆孩子来我家,没有任何提前询问与告知。一次是12月15号,一次是1月5号。大冬天天冷下雨,他来上工还带着老婆孩子,我好心让进门,备吃备喝还陪聊陪玩,中间由于原定计划楼主和队友孩子都要出门,而他因为还在做工,我们就让他一家仍在我们屋内待着,他们直到晚上五六点才自行离开。孩子是第一次来玩的时候烫到的,当晚我跟他老婆确认孩子无大碍,三天后他的朋友圈也可以看出孩子左手已愈,之后他又一次未事先询问直接带家人来我家。如果他那么在意烫伤,他还会带着孩子再来玩么?
    唠叨了那么多,其实就是想给大家提个醒。现在的劳动力市场,如果没有过硬的交情和做工的实绩,请大家一定擦亮双眼,货比多家。的确会多花一些时间,但是同时你也会发现:大部分华人师傅要价并不低,甚至完全不按市场行情来而“视房开价“的师傅也大有人在;如果你多花了15%~20%的钱能换来有质量保障和赔偿保障的施工,权当利好房市为你助力,花这部分的钱买一个心安吧!
    吐槽到此为止,如果有相似经历的屋主们也欢迎讨论,一起避坑。经济虽下行,人心是要始终为上的。事事顺心不易,那就祝大家事事甘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