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华裔推娃方向错误了

现在很多家长都急着推娃硬件条件,急着推孩子做题,做这做那。但是,做题的时间多了,做事情的时间多了,孩子的social skills 自然比较拉跨。长大了,social skills 不好的话,不但影响事业的发展,而且影响自己小家庭的关系。

学学老印,两手都要抓,硬的软的要双管齐下,除非孩子的硬件条件,宇宙无敌。不然一条腿走路的,肯定走不过两条腿走路的。

我周末带孩子参加活动,大部分都是4-6岁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印度娃和华人娃(至少父母一方是华人),印度娃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社恐,真的都不社恐,都很爱说,而华人娃社恐的太多了,扭扭捏捏,不敢出声,包括我自己的孩子。就在四五岁这个年龄段中印娃已经表现出非常大的社交能力的区别。我跟我身边的朋友讨论过为什么印度娃就都不社恐呢,想来大概就是他们喜欢大party,一大堆人聚一起又唱又跳的,从小就这样,所以孩子不社恐。来美国的华人学霸是不是本来就自带社恐基因,自己不擅长社交,所以从小没有给孩子树立如何社交的榜样。确实需要帮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但很多我认识的华人朋友觉得自己就不社交现在也过的好好的,把社交能力归结为性格原因,所以也没有特别去帮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我觉得我们小时候在中国不重视社交能力的培养,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在美国社交能力太重要了,很多职业都需要与人交流,这个能力需要从小培养。社交确实需要练习,练习多了就有提高。

要说推娃学习和文体活动,印度家长真的也都很上心,人家也是人口大国竞争筛选出来的聪明人,再加上能说会社交,自然发展比华人要好。我去我们这私校参观,学生会主席都是印度二代,确实聪明且说话得体。

大家共勉吧,为了孩子们,自己也提高一下社交能力,帮孩子做一个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