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半没回国,分享回国的真实感受

众所周知, 几年的疫情让回国这件事难如上青天,这次也是趁着疫情结束和老婆一起回国探亲(24年3月份回去的,拖了快一个月才写)。 我来美国也快10年了, 目前坐标西雅图, 中间在2017,18年分别回过一次国, 再后来就碰上疫情了。 这次回国去了四个不同的城市(广州,浙江某县级市,辽宁某二线城市,沈阳), 下面就是回国2周的一些所见所闻。(可能吐槽的占大多数)

国内有自己独有且孤立的生态,生活在这个大循环之内其实挺舒适的,生活便利,一部手机搞定一切。但是对于临时来访或者不懂中文的人很不方便,举两个例子吧,在辽宁某二线城市打车, 司机只能接受微信支付,连支付宝都不行,现金的话不能找零。这对于在国内生活的人估计都不算个问题,但是我们在国内用不了微信支付(因为没有国内银行卡),支付宝可以用但是司机不接受, 貌似国内还是微信支付接受度比较高一些,最后还是找我岳父岳母付的款。试想一下如果是外国人,估计要非常头疼。还有一个体验是去沈阳的张学良故居玩, 门票竟然只能通过微信小程序买??连人工售票处都不能接受现金,这到底是偷懒省事儿还是要彻底推行数字化生活。 Again,这对于平时不生活在国内的人非常不友好,我们最后只能通过小商小贩代买门票。

国内的基建保养的不太好,很直观的感受就是这次在韩国仁川机场过夜转机,虽然仁川T1航站楼也快20年了,但是内部保养的相当好,观感就跟新建的机场没啥区别,人流那么大还能保持干净整洁崭新很不容易。回国降落广州,差距立马显现,我们在白云机场候机的时候抬头一看,机场内部钢梁的油漆掉了好多,锈迹斑斑,候机楼里有些座椅也是磨损的很严重。20年的白云机场这样也还算OK,但是对比之下就显现出差距了。(其实仁川T1比白云还早建成3年)

这次回国去了三个机场(白云+浙江和辽宁某二线城市机场),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机场人流量不大。尤其是国际,相比仁川机场和西雅图机场国际出发和到达的人山人海,白云机场我们飞到的时候几乎没有其它航班,过海关也没有怎么排队。不仅是国际,国内航班客流也不像5年前那么大,也可能是3月份人流就普遍偏小?或者是国内高铁太发达,没什么人坐飞机了?亦或是机场越建越大,把人分散了?

回到家乡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情味,和各种海鲜的投喂(基本上这些在美国都买不到),非常感动。说实话在美国生活久了,会变得冷漠,平时也就是上上班,周末陪陪家人,基本上没怎么跟朋友玩,更别说亲戚了(也可能是我本人比较孤僻。。)。回到家乡待了两三天之后仿佛有种自己从来没离开过的感觉, 熟悉的街道和人, 这些是我在美国很难体会到的。虽然平时和亲戚们联系也不多,但是坐到一起谈天说地还是让我回想起童年少年时期的点点滴滴,很温暖。

说一说游玩体验吧,我们去了沈阳故宫,被门口一排的旅拍店震惊到了(至少十来家),很多人都穿着古装进去拍照,不知道的还以为来了横店影视城。其实穿古装也挺有意思的,只不过在一个世界文化遗产里面那么多商业拍照的,感觉还挺奇特。想吐槽的是国内的景点运营跟美国差太大了,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去美国一些小众的历史建筑什么的,也会有很详细的文字介绍和制作精良的小册子,图文并茂。比如说我们之前去了华盛顿州的州议会参观,震惊他们的小册子竟然有七八种不同的语言,也包括中文。里面还有免费导游给我们声情并茂讲解了一个小时,真的是里里外外把州议会大楼看了个遍。相比之下我们去沈阳故宫(这还是个世界文化遗产),什么小册子都没有,历史建筑前的文字介绍也是过于简洁,不自己查一查根本不知道沈阳故宫的来龙去脉。然后故宫里面一些展览的陈列也是非常的潦草,给我一种敷衍了事的感觉。我感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也惊叹沈阳故宫建筑的精美,但是旅游开发这一块太欠缺了,感觉没有好好珍惜我们的文化和历史。我们后来去了张学良故居,这里更夸张,里面竟然没有任何的文字介绍,我们问导游说为什么室内墙壁是淡绿色的,导游说这是两年前刚刚刷的,我心想这不是破坏文物么。。故居处处都看着特别新,其实完全丧失了故居的魅力

另起一段,接上面的游玩体验。上面玩的这俩景点都不提供免费导游(这点能理解,毕竟国内人多),然后我们就请了外面的私人导游,价格是真便宜,25人民币一个人(当然他们一个团能有十来个人),不过也能感觉到他们就是想赶紧赚钱走人,只能说价格跟服务成正比吧。也不知道张学良故居一点文字介绍都没有是不是故意诱导我们要请导游。。。

感叹国内外卖之快。。。点了肯德基,十几分钟就送到了,这在美国至少要40分钟或者1小时?

坐了很多网约车, 都以国产品牌新能源车为主, 车况都是不错的, 没有很破的车. 不过想吐槽的是80%以上的车厢内都或多或少有烟味, 让我很不舒服. 虽然美国也是满大街抽大麻的人, 但是感觉Uber/Lyft车内还是基本上没啥味道的. 不过也有可能是我叫车的平台不对?我用百度地图叫车, 基本上都是些小平台的网约车

国内的消费range相当大, 拿吃饭来说吧, 既可以花十几人民币(不到2刀)吃美食广场(其实东西看着挺好的, 选择也很多), 也可以花人均200+人民币吃个很好的寿司. 总体来说我觉得低端消费比美国便宜好多, 高端消费其实跟美国也没差多少. 这点其实挺好的

又是一个大吐槽, 国内的卫生间实在是太不尽如人意了, 我们去了一些中端商场和公共场所, 很多卫生间都没有厕纸, 没有洗手液, 还一股味道, 让人觉得非常不方便, 只有很高端的商场或者餐厅自带的洗手间还可以, 这点内功还是要好好修炼

这次走了一线, 二线, 三线的南方和北方城市, 总体感觉街道什么的都还是挺干净整洁的, 城市建设也不错(至少是从外观上看), 给人一种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观感, 唯一的不足就是空气质量还是不太好, 除了下了场雨之后还行之外, 其他时间都有味道,鼻子不太舒服

还有一点感受是人的素质有提升, 特别是中青年和大城市的人. 基本上在机场, 地铁, 公交上没有人大声喧哗, 大家都很有秩序. 小城市这点就差很多, 开车不守规矩. 这次遇到的不文明行为都集中在老年人身上, 可能是那一代的人小时候生活水平不好, 也没有太注意这方面吧.(我们在一个美食广场买了个小吃放桌子上竟然离开几分钟就被邻桌的老年人给顺走了)

之前没回国听爸妈说这几年政府办事效率很高, 这次回国算是体会到了. 拿我浙江老家, 一个县级市为例吧, 现在所有的市民政务服务都集中在一个大楼里, 真的是只用去一次, 可以把什么事情都办了, 比如说医保报销, 身份证什么的, 而且效率非常高. 我这次回去办身份证, 从拍照到办理, 前前后后不到20分钟, 而且收费也很合理, 好像不到20人民币, 这点真的是大大的赞!

这次就先写那么多吧, 其实国内也有很多优点是美国没有的, 比如说安全的社会环境和方便快捷的城市生活, 不过这些点就不在这里赘述了.